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发布时间:2025-02-20 14:57:21 来源:网易 编辑:安河悦
标签: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过程中,由于特定事由的发生,使得已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时效重新计算的一种法律制度。这一制度旨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时间过长而导致证据灭失或记忆模糊等问题。正确理解诉讼时效中断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诉讼时效中断相关表述的分析:

A. 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偿还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B. 乙向债务人发出催收通知,诉讼时效中断。

C. 丙与债务人达成新的还款协议,诉讼时效中断。

D. 丁因自然灾害无法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中止而非中断。

以上四个选项中,A、B、C三个选项描述的情形均属于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提起诉讼(包括仲裁)、一方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均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因此,甲向法院提起诉讼、乙向债务人发出催收通知以及丙与债务人达成新的还款协议,均符合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而D选项所述情形属于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况,即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时,时效暂停计算,待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应当是A、B、C三个选项。其中任何一个选项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但题目要求选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这意味着我们应从单一角度来考虑。因此,如果必须选择一个最直接反映诉讼时效中断概念的答案,则B. 乙向债务人发出催收通知,诉讼时效中断是最为典型且直接的例子,它清晰地体现了通过主张权利的方式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