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最近小未来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整脊和正骨的区别,整脊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间接矫正法→用在颈椎、腰椎→利用杠杆原理传送矫正力量,所以要锁定。
2、 直接矫正法→用在胸椎、底椎、尾椎→是直接传送矫正力量,所以不需要锁定。
3、 1、颈椎锁定技巧:
4、 1)拇指锁定法;多用于高颈
5、 a.病人仰卧,医师立于患者痛侧,面向病人的头部。
6、 b.下手托住病人的头腮,上手之拇指抵住病人受压迫神经处的前一椎的棘突旁侧。
7、 c.向痛侧先做适当的侧弯(side-bending)。
8、 e.再向不痛的一侧旋转到(极限)(limit)。
9、 f.在极限上稍加力量试一试这个‘极限’:看看是‘硬端’(Hard end)或是‘软端’(Sofe end),如果是‘软端’,就要完成‘锁定’(Locking)的动作 。
10、 2)食指锁定法:多用于中低颈。
11、 a.病人仰卧,医师立于病人的头部一稍偏向痛侧。
12、 b.一手托住病人的左腮和下巴,另一手(矫正手)的食指置于受压迫神经处的前一椎的棘突旁侧。
13、 c.向痛侧先做适度的侧弯。
14、 d.向不痛的一侧旋转到极限。
15、 e.在极限上稍加力量试一试,这个极限是‘硬端’或是‘软端’?若是软端,就要完成锁定的动作 。
16、 2、腰椎锁定的技巧:
17、 腰椎神经根的分布是在同一编号椎体的下面,例如L4的神经根是在L4椎体和L5椎体之间,要释放被压迫的L4神经根应该锁住同一编号的L4椎体而旋转L5的椎体。
18、 腰椎锁定:由a.从下向上(irom below),和b.从上向上(from above)两个先后的动作完成。假定以L4和L5两节椎体之间的活动情况受限(Restricted)为例)。
19、 1)医师在治疗床的侧旁,病人面向医师侧趴。
20、 2)医师用靠近病人脚部的手抬起病人的膝部,做向头、向足的上下前后的弯腿动作 ,借以调整腿的弯曲程度;另一双手(靠头的手)的食指置于L4和L5之间做探摸,借以探知L4和L5关节受限的情形。
21、 3)医师抬腿的手,抬其膝部向病人头部方向弯曲,以移动病人股关节和膝关节,直到医师感到有紧张(Tension)的肌肉到达试探的手指为止。这个动作称为‘腰椎锁住从下向上’(from below),以完成锁住腰椎的第一阶段。然后轻轻的在不变病人大腿的位置情况下将腿置放在床边,并以医师的腿予以稳固。
22、 4)换手的动作;医师将近病人腿部的手改放在L4关节上。另近头部之手抓住病人在下手臂的腕部并向上拉。此时病人的上躯体则产生旋转,至转到医师放在L4关节上的食指感到有紧张肌肉到达时,此即完成‘腰椎锁住从上向下’(from above )的动作,即完成锁住腰椎的第二阶段,此时亦是完成锁住腰椎L4的全部动作。
23、 脊椎颅骨
24、 1、 在极限上,突然发力,所以有“”声音。
25、 2、 施力方向:旋转矫正时用弧形方向,垂直矫正时用平面方向。
26、 3、 需要在患椎附近找到触痛点。
27、 4、 患者不需要配合吸气,憋气。
28、 5、 患者不需要脚背上屈。
29、 6、 要矫正患椎和其兄弟椎。1、 在极限上,逐渐加力,所以罕有“”的声音。
30、 2、 施力的方向:因为颅肌是弧形的,所以只能用弧形方向。
31、 3、 需要在眼眶上缘找到触痛点,以触痛点之多寡决定伤势。
32、 4、 患者需要配合吸气、憋气。
33、 5、 患者需要脚背上屈。
34、 6、 要按次序调整蝶骨、枕骨、额骨、顶骨。
35、 *蝶骨四周的肌肉一定要先舒缓,其他颅肌才能松开。
36、 *颅骨用“调整”的意思是‘活动’而非‘矫正’那么强烈。
37、 调整头颅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从绷紧的肌肉中把蝶骨的软组织(压揉太阳穴)即可容易地释放其他颅骨的被卡住(FIXATION)。
38、 揉压适可而止,且勿过度(OVERDO)
39、 调整头颅骨的第二个步骤,就是使颅壳的神经与血管的(XEUROVASCULAR)的顺畅。
40、 病人仰卧,医师双手的拇指放在患者前额左右隆起之处(此处是控制颅壳的神经和血管的),其余四指则放在患者左右两侧的太阳穴。
41、 医师的拇指在按揉的同时,其余四指也在按揉太阳穴,释放蝶骨。
42、 按揉要适当不可过份。
43、 经过了前述‘调整颅骨的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以后,在眼眶之上缘或印堂之两侧仍然有痛点存在,那就得活动前额骨和脸骨了。
44、 病人仰卧,医师右手握紧前额骨之两侧,左手所握紧患者两侧的颧骨,在患者正常呼吸情况下,左右双手做相对的施力,则前额骨和脸骨的关节活动了,那么眼眶的痛点和印堂两侧的痛点也就消失了。
45、 在前额骨和头顶骨的缝(交界处)(CORONALIS SUTURE)用食指触摸有无痛点。
46、 倘若在此区域里有触痛点,则需要矫正。
47、 病人仰卧,似手进入睡眠状态,全身放松。
48、 医师抓紧患者的前额骨,配合着病人的正常呼吸,在吸气时,抓紧前额骨向上拉,在吐气时,抓紧前额骨向下压,3~5次即可。
49、 再检查前额骨和顶骨之缝(交界处)有无触痛点,如果有,则再多做1~2次。
50、 病人仰卧,医师的拇指分别放在患者前额骨上两个隆起的地方,这两个隆起的小丘,是控制颅骨内的神经和血液的(NEURO-VASCULAR)。
51、 在病人吸气时,嘱病人把脚背向头部弯曲(DORSIFLEX)吐气时,把脚背伸直(PLAN-TARFLEX)。
52、 吸气时,医师之双拇指按着前额骨上的两处隆起的小丘向患者眼睛的方向推去3~5次。
53、 此法可产生脑脊髓液在 条令焉得虎子有帮助功能(SACRAL PUMP EFFECT)
54、 在两块顶骨(PARIETAL)交界处是一第前后向的矢状缝(SAGITTAL SUTURE)。
55、 病人仰卧,医师的拇指放在矢状缝的两侧,当病人做深呼吸时,医师的拇指向患者耳朵的方向,同时发力,做相反方向的发力,并且持续发力到病人吐气时。
56、 当病人开始吐气时医师的两个拇指即停止发力,如此这般重复做3~5次。
57、 如果仍有痛点,可再多做1~2次。
58、 病人仰卧,嘱病人缓慢的张口和闭口,医师之手即可触诊颞含关节有无痛点或“卡卡”的声音或肌肉僵硬。
59、 在活动颞颔关节以前应先舒缓这个关节四周的肌肉,尤其是舌咽肌(GLOSSOPHARANGEAL)最为重要。
60、 医师双手的鱼际,压在颞颔关节上,当病人缓慢地将口张开(到最大极限),然后病人再把下巴向左和向右地交换运动着7~8次。
61、 如果颞颔关节附近的触动点消失,即停止,或未消失,就再多做1~2次。
62、 症状:1、太阳穴附近疼痛,2、头痛,3、头晕。
63、 1、病人仰卧,保持轻松,医师左右两手之食指和中指放在患者两侧的太阳穴部位(眼后凹处),做顺时针和反时针的按揉,约3分钟即可。
64、 2、倘凹处的肌肉仍有拉紧或僵硬的时候,上述的方法继续做直到肌肉松软为止。
65、 注解:头颅骨共有22块,其中只有5块(枕骨一块加蝶骨一块加颞骨两块加筛骨一块共五块)是脊椎骨向上延伸的变形椎骨。脊椎骨向下延伸的变形椎骨也是5块,那就是 椎。既然脊椎神经经31对经由椎体两侧椎间孔穿过走出,那么脑的12对神经也是经由枕骨、蝶骨、颞骨、筛骨的孔洞中穿过走出。
66、 症况:此手法多用于1、副交感神经之调整。2、颅压的调整。3、脑胀荡。
67、 1、病人仰卧,医师之双手分别放在患者的前额和枕头上。
68、 2、医师右手的中指和在右侧蝶骨大翼之前端,而医师之左手则置于患者的枕骨下面紧紧贴牢。
69、 3、嘱患者吸气(颅骨的展期,嘱患者将脚背向头部后收),医师右手向头侧(依箭头主向)压拉右侧蝶骨大翼,同时左手则自右侧向左(依箭头方向)托拉枕骨。
70、 4、在患者颅骨松缓期(嘱患者将脚背伸直),医师之手轻放在原位不动。
71、 5、重复2~3的动作约7~8次即可。
72、 症状:此手法多用于1、副交感神经之调整。2、颅压之调整。3、脑震荡。
73、 1、病人仰卧,医师之双手分别放在患者的前额和枕头上。
74、 2、医师右手之中指和线指放在患者左右蝶骨大翼的后侧,医师之左手则放在患者枕骨之下方紧紧贴牢。
75、 3、在患者吸气时(颅骨扩展期)嘱患者将脚背向头部后收。医师右手之拇指和中指(依箭头方向)使蝶骨作屈曲运动,迫使蝶骨大翼向前方和足部方向运动,同时医师之右手将枕骨向后方和头部方向作伸展运动。
76、 4、在患者头骨松缓期(嘱患者将脚背伸直),医师之手轻放在原位不动。
77、 5、重复2~3的动作约7~8次即可。
78、 症况:1、减代眼压。2、轻微脑震荡。3、降低颅压。4、头部晕沉。
79、 1、 病人仰卧,医师站在患者之头外。
80、 2、 医师双手之拇指交叉放在患者前额的额缝两侧。
81、 3、 嘱病人吸氧憋气,脚背向头部方向后收。
82、 4、 医师之双拇指向外侧1方向施力,再向颊骨2方向施力。
83、 5、 病人在吐气时,医师拇指的位置不变,不再施力。
84、 6、 重复4、5的动作约7~8次即可。
85、 症况:此手法多用于偏头痛、咬嚼疼痛、歪视、嘴脸斜歪。
86、 1、病人侧卧,患侧在上,将头放在坚实的软垫上。
87、 2、医师之左手的小指放在患者蝶骨大翼上,医师之右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手小指(靠近掌根)的上面(有X号处)。
88、 3、双手同时逐渐加压到极限,在颅头扩展期,在极限上双手做反时针方向的旋转,使其产生反弹即可。
89、 4、在颅骨松缓期时,双手轻放在原处不动。
90、 5、重复3~4的动作约7~8次即可。
91、 症况:鼻痒、鼻塞、鼻歪、眼涩、眼雾、脸骨调整。
92、 1、病人仰卧,医师之右手固定患者之头部。
93、 2、医师之左手中指(食指重叠在中指之后以增加中指之力量),顶在冠状缝(coronal)之处,做向前向上的施力顶住30~40秒。
94、 3、做5~6次,除调节颅压外,尚可释于生命力(Energy Rolease)即打通任督两脉之交会点。
95、 症况:1、脑部轻微震荡。2、头晕较重。3、降低颅压。
96、 1、病人仰卧,保持轻松,闭嘴,用鼻呼吸。
97、 2、医师双手交叉放在患者的额缝处,手掌根放在冠状缝之前,而双手之小鱼际隆起的部位则放在额骨的侧前角上。
98、 3、嘱病人吸气、憋气,脚背向头的方向后收。
99、 4、医师双手的小鱼际1相对地施加均匀的,持续的压力到极限后。2向前提起额骨。3向后提起额骨。4再向前提起额骨。
100、 5、嘱病人吐气,脚背伸直,上述之1、2、3、4调整动作即告结束。
101、 6、哪些这般进行7~8次。
102、 症况:此手法是调整颞骨内外伤造成内旋,使耳后产生有紧迫感时,因此,此手法用于舒解到底部 ↓
103、 耳压、偏头痛。
104、 1、 病人仰卧,医师站在患者之头外。
105、 2、 当颅骨在松缓期时,医师右手有X号之处放在颞骨,使颞骨向下向内旋转并使乳突向鼻子的方向推动。
106、 3、 在此同时的左手,放在患者右侧顶骨的后下角,向前向眼的方向推动,其他手指则施力向外侧旋转。
107、 4、 嘱病人1吸气(使颅骨扩张),并且2把脚背向头部后收。此时医师之右左手同时按2、3之方向逐渐施压,到极点。
108、 5、 嘱病人1吐气(使颅骨收缩),并且2把脚背伸直。
109、 6、 如此重复做7~8次即可。
110、 病况:1、轻微脑震荡。2、降低眼压及颅压。
111、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患者之头外。
112、 2、医师之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别放在两侧眼眶之后上侧,医师之左手施住患者的枕骨下缘。
113、 3、嘱患者吸气(扩展颅骨)、憋气。双足脚背向头部后收。
114、 4、医师右手之掌根1压在额头上,以掌根为支点。2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向眼的方向推动,在此同时3医师左手紧抓住枕骨向头的顶部拉。
115、 5、嘱病人吐气,脚背伸直,医师之手在原位不动。
116、 6、重复3、4、5的动作约7~8次。
117、 症况:眼眶比较缩小,此手法是恢复眼眶之正常大小。
118、 1、病人仰卧,医师立于需要矫正的眼的对侧。
119、 2、右手的拇指在额骨的眼边。
120、 3、左手的拇指在颔骨眶旁,食指放在颧骨外侧。
121、 4、嘱病人吸气、憋气,脚背向头的方向后收,在此同时,医师之双手拇指及食指按箭头之方向推动。
122、 5、病人吐气时,各指按兵不动,病人的脚背伸直。
123、 6、如此重复做7~8次即可。
124、 一、颞颔关节(TMJ)移位:颞颔关节移位会引起疼痛、眩晕、头痛,和听觉障碍等。其矫正方法如下:
125、 1、病人坐姿。医师站在病人背后,并将双手交叉连在一起,置于病人下巴的前端,而双手的鱼际则放在下颌关节处。
126、 2、医师的双手轻柔的向中间和向后同时施压,此时要求病人在不过份疼痛的情况下,缓缓的张开嘴,再缓缓的闭上嘴。
127、 3、重复做7~8次即可。
128、 注:矫正法连贯动作说明:医师的手指相连置于患者下巴前端做向后‘拉’的动作 。双手的鱼际在下颔处同时做向内挤的动作。至于病人的头部要后仰,在医师作上述动作的同时,病人要做张嘴和闭嘴的动作。
129、 医师的矫正手(CH)的鱼际放在下颔骨处,稳定手(IH)放在颞颔关节(TMJ)的地方:
130、 1、使病人的头稍微歪向稳定手。
131、 2、矫正手向内向下推下颔骨。施力要轻柔,不可用猛力。
132、 3、重复做7~8次即可。
133、 医师的矫正手(CH)的鱼际放在下颔骨处,稳定手(IH)放在颞颔关节(TMJ)的地方。
134、 1、使病人的头稍微歪向稳定手。
135、 2、矫正手的食指、中指、环指,及小指抓住病人的下颔角向上拉。此时手掌的根部轻轻地向内推(以向上拉的力量为大)。
136、 3、重复做7~8次,休息一会儿检查,如未归位再做。
137、 (一)头椎的X先底片测绘诊判法:
138、 1、沿着椎体C2的后面向下画一延长线。
139、 2、沿着椎体C7的后面向上画一延长线。
140、 3、这两条延长线必交于一点,构成两对顶角,正常的颈椎曲线其对顶角的角度为40度。
141、 如果大于40度,表示颈椎曲线太弯(extension)。
142、 如果小于40度,表示颈椎曲线太直(straight).
143、 1、一般人有7个颈椎,6个椎间板,35个大小关节。在‘枕、环椎’间(C0-C1)和‘环、枢椎’间(C1-C2)无椎间板的存在。
144、 2、椎弓较短,所以椎间孔较小。当椎体移位或当黄韧带或后纵韧带因骨化而变肥厚时,或椎间板突出时,都会压迫或刺激脊髓或神经根。
145、 3、颈椎的‘椎动脉’左右各一条;左侧较大,右侧较小。从第6颈椎的横突孔进入即向上贯穿各颈椎的横突孔至环椎。然后转向前方,穿过环枕后膜外缘向上行经 枕骨大孔进入颅骨内。所以矫正头椎时应特别小心,以免发生意外,就是因为颈椎的椎动脉在两侧的横突孔内易受损害,故不可不慎!
146、 4、一个颈椎的椎间板,只能使一条头神经产生病变。
147、 1、颈椎软组织所引起的病症,绝大多数系因椎间板移位造成,所以只要矫正椎间板即可解除。
148、 2、最常邮的单侧肩胛骨疼痛是中部(尤其是C5)的椎间板压到后从韧带再压到硬膜所引起的。
149、 3、颈椎的疼痛多系小面关节异位引起,其比率约70~73%左右。
150、 4、椎间板向后侧突出会压到‘硬膜套’(dura sleeve),只压到膜套时则在相关的皮神经节区反射疼痛。若压力增强其压迫是以阻碍神经根的传导时,则相关部位的肌肉变得无力、麻木,或无反应。
151、 5、颈椎的神经根为水平式的排列,所以椎间板移位压迫到神经根,其所引发的病症几乎都是单根病症。在C5以上很少看到椎间板压迫神经根的病症,大多数在C5,C6,C7和C8之间。
152、 6、颈椎神经的反射。
153、 高颈(Upper Cervical)反射是向上的。
154、 低颈(Lower Cervical)反射是向下的。
155、 7、颈椎异位引起的病痛:
156、 1) 颈痛
157、 2) 颈部肌肉僵
158、 3) 颜面神经痛
159、 4) 头痛及偏头痛
160、 5) 耳鸣
161、 6) 眩晕
162、 7) 前胸痛
163、 8) 臂痛
164、 9) 肩胛痛
165、 10) 歪头(torticollis)
166、 11) 五十肩有肩痛
167、 12) 纲球肘及肘痛
168、 13) 手腕痛
169、 14) 富贵手
170、 8、矫正颈椎是畅通脑血管,使脑部的营养输入和废物排出功能增加。
171、 (一)检查各颈椎结构上的活动情形
172、 1、病人坐姿。医师站其后(或左)侧。
173、 2、医师以一手掌扶贴在病人的前额,操作头的运动。
174、 3、医师再以另一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颈椎的两侧。
175、 4、当病人的头作前弯或后仰时,医师的拇指可触知椎体活动的情形。
176、 注:每一个椎体都要触诊,也可用拇指压按触诊棘突间活动的情形。
177、 1、病人坐姿。医师立于其前。
178、 2、病人的前额靠在医师的胸前。
179、 3、医师用双手的食指与中指即可触知两侧肌肉紧张的情形。
180、 注:医师由上向下逐次触诊各颈椎两侧的肌肉,此法多用于低颈椎和高颈椎的检查。
181、 1、病人仰卧,医师立于其头部。
182、 2、医师双手托住病人的左右颊。
183、 3、前后充份的弯曲病人的颈椎(脖子)。
184、 4、先向右旋转,再向左旋转,以比较右转和左转的距离差距,距离较短的一侧即为患侧。
185、 1、未做X光检查以前,不作矫正。
186、 2、有血栓症(或血管硬化症)者,均不作矫正。
187、 3、肌肉痉挛(Spasm)时不做矫正。
188、 4、未做舒缓前不做矫正。
189、 5、老年人有头晕(dizzlness)和偏头痛(migraine)不宜做矫正。
190、 6、有风湿性关节炎,而且其椎间孔很小的病人,也不宜做矫正。
191、 7、风节应全部拉开,或旋转到极限才可以做矫正。
192、 8、颈部矫正之动作 ,不可过多,也不可超过极限2~5度。
193、 1、第一步:
194、 病人仰卧,将头部有颈部悬于床外,做完全的后仰(Extension)动作,约5~7秒,询问病人有无剧痛和晕昏?或想呕吐的情形。若有即停止矫正手法。
195、 2、第二步:
196、 继将后仰的头转到一侧的极限,持续20~30秒,然后询问病患有无眼球颤动的感觉?头晕或呕吐等不舒服的感觉。若有即停止矫正。
197、 3、第三步:
198、 病人坐姿,尽量向后仰(Extension)头部,持续20~30秒后即转向一侧至极限。再持续20~30秒,询问病人有无头晕、呕吐、眼球跳动等之不适感觉。若有即停止矫正。
199、 4、第四步:
200、 做完第三步的动作后,若病人反应正常,即依病人头部后仰的姿势,做旋转的动作到极限。倘若病人反应正常,即‘通过安全检查’,就可以做颈部矫正。
201、 在检查出病源后,就要对病区的肌肉、韧带做舒缓。如果病区在关节附近,那么这个关节和它的软组织也要舒缓。
202、 所以舒缓的行为,不仅能使矫正手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本身也具有医疗的效果。因此、舒缓的手法绝对不能省略而不做,这是我多年来临床上的心得之一。
203、 在做肌肉的舒缓手法以前,应先用热毛巾热敷15至20分钟,也可以用超音波(Ultra-Sonic)来做肌肉的舒缓。
204、 在做关节舒缓手法以前,应先用微波(Micro-wave)照射10分钟左右。
205、 电灸(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简称——TENS可以用来舒缓肌肉和治疗肌肉疼痛。
206、 温热刺激疗法(THERMIE),可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软组织的自愈率及抵抗能力和神经的效能。
207、 1、矫正动作以前一定要先做舒缓动作。
208、 2、旋转或侧弯应向不痛的一侧转过去或弯过去。
209、 3、颈部的矫正治疗不可过多。
210、 4、在有敏感疼痛的关节上,不可在尚有痉挛的肌肉处矫正此关节。
211、 5、告诉病人若经矫正有酸痛的感觉时,应即来治疗,绝不可拖延。
212、 6、舒缓前尽量使用热敷10~15分钟。
213、 1、病人伏卧,拇指重叠,由头向足推压棘突正中。
214、 2、病人伏卧,拇指重叠,由头向足推压棘突旁侧。
215、 3、病人仰卧。医师以一手的食指置于枕骨下缘,托住患者的头;另一手握住患者下巴。先轻微牵引,再向不痛的一侧旋转到极限。先向不痛侧做完,再向痛侧做。
216、 4、病人仰卧,医师以一手置于病人的枕骨下方;另一手固定在病人的肩上。枕骨下的手托着病人的头向外侧拉到极限,是对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舒缓。
217、 5、病人仰卧,医师的双臂交叉,双手置于病人的左右肩上。医师以手臂向前、左或向右推动,是对斜角肌、斜方肌和提肌的舒缓。
218、 6、病人仰卧,头置于床外,医师双手抱住患者的枕骨向医师的腹部做一些轻微的牵引,在牵引的同时向顺时针旋转,再向反时针旋转。
219、 7、病人仰卧,向不痛的一侧做侧弯(Side bending)。
220、 8、病人坐在床边,低下头来,将头顶在医师之胸前医生双手的手指相交,以两个手掌根挤压颈椎之两侧来舒缓。
221、 1、仰卧中直(Neutral)矫正法:
222、 1)病人仰卧,医师立于病人的头顶上侧。
223、 2)医师的双手置于患者腮耳之处,将患者的脸转向非痛侧的极限,试一试,有没有硬端。(即是有没有卡住)。
224、 3)在没有硬端(卡住)的情形下,医生的下手托着患者的头向医生腹部做牵引的同时,医师的上手以轻快之力突破极限,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225、 注意:a.C1和C2的矫正,不必采用“锁住”(Locking)的矫正法,所以病人的颈椎要保持中直(Neutral)的姿势,不可前弯(Flexion),不可后仰(Extension)也不可侧弯(Side bending),是一个纯粹的旋转(Pure rotation)矫正手法。
226、 b.倘若病人向右旋转疼痛,即可向左矫正。
227、 c.双手可以稍微用一些牵引(向医师方向拉)。
228、 1、拇指矫正法
229、 假设右侧颈椎不适,向右旋转有疼痛感,则应向左侧非痛侧)旋转矫正。
230、 1)病人仰卧,将头转向左侧(非痛侧)。
231、 2)医师站在病人头的后方。左手托着病人的脸腮;右手(矫正手)的拇指顶住被矫正椎体的横突上,食指在颧骨下缘,小指在下巴之下缘。左右两手肘尽量弯曲,使两臂几乎在一直线上。
232、 3)将病人的头向外旋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是否卡住之意)?
233、 4)若没有硬端,即用轻快之力突破极限,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234、 注意:a.拇指在极限上向病人眼睛的方向发力。力要轻(约5磅之力)、要快。不到极限决不发力,切记!
235、 b.突破极限2~5°即可,超过5°即造成伤害。
236、 c.右手拇指在发力时,左手微微将病人的头抬起少许,有些侧弯(side bending)的意味。
237、 1、中低颈矫正注意事项:
238、 1)C3以下到C7的颈椎矫正,需要锁住(Locking)。
239、 2)锁住的技巧与原理:
240、 a.利用侧弯(Side bending)和反方向的旋转(Rotation)即可将要矫正的颈椎锁住。
241、 b.用颈椎的小面关节(Articular facet)的平面作为施力的方向。换言之,矫正手的前臂与病人的小面关节在同一个平行线上。
242、 c.锁定之处是在受限的神经根的下(前)一个椎体的棘突上。
243、 2、仰卧矫正手法:以右侧颈椎异常为例:
244、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的侧方(患侧)。
245、 2)医师左手抓住病人的下颚,用手臂托住病人的头。
246、 3)医师右手食指B处部位抵住殿堂的颈椎棘突,并轻轻的左推,于是形成向右侧弯。
247、 4)双手将患者的头向左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若没有卡住,在左手牵引情况下,右手则顺着右手臂的方向(小面关节的平面)瞬间轻快的用力,闻声即完成矫正。旋转度以不超过2~5°为限,以免造成伤害。
248、 3、坐姿矫正手法:,以释放C4神经,右侧为不痛侧(为例)。
249、 1)病人坐姿,医师立于不痛的一侧。
250、 2)医师下手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抓稳病人的第四颈椎。
251、 3)上手小拇指紧紧地爪稳病人的第三椎棘突,并向右旋转到极限。
252、 4)在极限上试试看有没有硬端‘卡住’?若没有卡住,即向右上发力,闻声音即完成矫正。不可超过2~5°,以免造成伤害。
253、 1、仰卧食指矫正手法:此手法可用于C3-C8的神经根异常的矫正。
254、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顶的上方,并将左手的食指B的部位抵住要释放的神经根的上一个颈椎的棘突旁(例如要释放C4,就把食指B处抵住C3的棘突旁),左手放在病人的耳后和枕骨后。
255、 2)将病人的头慢慢地抬起,颈后的肌肉也就慢慢的拉紧。当拉紧的感觉到达食指时,就停止向上抬头。
256、 3)此时左手食指轻轻用力向右推,形成向左的侧弯。
257、 4)在食指紧紧顶住棘突时,双手抱住病人的头向右旋转到极限,锁住。
258、 5)向着小面关节的平面方面(朝大拇指的方向)瞬时轻快施力,闻声即完成矫正。
259、 2、仰卧小指矫正法(手刀式):假设要释放C5的神经根,痛侧在右侧。
260、 1)病人仰卧,医师蹲于痛侧。
261、 2)医师的左手托住病人的左腮,并使患者的头向左旋转。
262、 3)医师的右手(矫正手)的小指及其掌根部,顶在C4的椎体的棘突上,和左手同时轻轻的用力把病人的头向左侧(不痛侧)转到极限。
263、 4)试试看是否有卡住的感觉?如果没有,就可以准备发力了。
264、 5)医师左手微微地向手方向弯曲病人的头,在牵引的情形下,医者之右手瞬时轻快发力(旋转度在2~5°内),即可听到“卡“的一声,这时候就完成矫正。
265、 七、颈椎C2-胸椎T2的‘均抗’(isometric )手法:均抗法(isometric method)是专家们消除肌肉病痛的好方法。
266、 1)病人坐姿,医师站在病人侧旁。
267、 2)医师左手拇指和食指跨在要被矫正颈椎的下一个颈椎的横突上,(例如要释放C4,就把拇指和食指跨在C4的横突上),为固定手。
268、 3)医师的右手抱住病人的头部在胸前,又将右手的小指抓紧在要被矫正的C3颈椎横突上,并将病人的头向医师转到极限,此为矫正手。
269、 4)在此极限上,病人向外施力旋转,同时医师施以向内旋转的阻力,将头保持在原位置,此即称为‘均抗’(Isometric)。
270、 5)在均抗后,双方放松,稍停后医师再把病人的头继向医师转到一个新的极限,在此新的极限上再重复上项的手法做均抗,连做6~7次即可。
以上就是整脊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