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岛最早的居民称之为"拉伯努伊岛"(Rapa Nui)或"赫布亚岛"(Te Pito te Henua,意即"世界之脐")。1722年4月5日,荷兰海军上将、荷兰西印度公司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Jakob Roggeven)率领的一支舰队发现了这个位于南太平洋中的小岛。他们为该岛取名"帕赛兰"(Paaseiland,意即"复活岛",以纪念他们到达的日子。岛上居民混杂,以玻里尼西亚裔为主,几乎全居住在有屏障的西海岸的安加罗阿(Hanga Roa)村庄中。1914年开始对复活节岛进行相关的考察和研究活动。但是当今的人类学界多根据当地的语言称此岛为拉帕努伊岛(Rapa Nui),这是1860年代来自大溪地的波利尼西亚劳工对它的称呼。这个岛上的原始居民对自己的故乡却另有称呼,他们称之为"吉·比依奥·吉·赫努阿",即"世界中心"的意思,而波利尼亚人以及太平洋诸岛的土著居民称它为"拉帕一努依"(RaPa Nui),这个名称更令人费解,也颇含神秘色彩,因为直译过来就是"地球的肚脐"。
2、是由海底升起的一些火山形成的典型的海洋中的火山岛。
3、复活节岛最吸引人的是什么?毋庸置疑,当然是岛上那600多尊巨石像,以及大石台(ahu,石堆)遗迹。
4、1886、1914和1934年进行考古调查;1955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结果认为岛上存在3个明显的文化期。早期有在塔海(Tahai)、维纳普和阿纳克纳的大石台,碳定年法测定约在西元700~800年。科克上校赞赏最早的两个大石台,并加以描述;阿纳克纳石台的墙在1987年挖掘出以前,一直埋在地下。从阿纳克纳发掘工作中发现多种石雕像是在早期雕刻的,其中有一种较小的中期胸像原型,与中期胸像的主要差异是圆头和粗壮的身躯。另一种型式是一尊写实主义雕像,表现跪著的全身人像,臀部坐在足跟上,双手放在膝上,有一个雕像裸露著肋骨,具备著南美洲蒂瓦纳库(Tiwanaku)的前印加人时期纪念物的各种特点。在中期(1050?~1680),有意毁坏和丢弃石雕像,所有大石台全部重建,没有考虑太阳方位,也没有考虑石块结构的尺码。似乎唯一愿望就是能够有牢固石台,可以支撑更高更大的胸像,即中期典型的"莫埃"(moai)。
5、15座经过修复的石像背对太平洋,伫立守望在汤加里奇石台上,这是复活节岛上最大的石砌仪式平台。拉帕努伊人的工匠于几个世纪前用1公里外采石场里的火山岩雕成了这些石像,到19世纪,岛上所有的石像都被推倒了——是谁干的、出于何种原因仍不清楚。1960年,这些石像在一场海啸的冲击下滚向内陆,有的就此碎毁。
6、岛上耸立着许多石雕人像,它们背靠大海,面对陆地,排列在海岛的岸边上。每个石像形态不同,大小也不一样。他们的露出部分是头像和部分身体。会有全身像吗?他们是如何由采石处移动到海岸边的?现在移动的方法好像是破解了。由的开采地向另一幅图那样移动。
7、复活节岛(复活岛)「摩艾像」(Moai)由整颗巨石刻成,出现在岛上的原因始终成谜。考古学家组成研究团队,试着挖出这些大头,探索它们埋在土里的秘密。2012年,发掘工作已初步完成,原来「摩艾像」不只有身体,它们还穿着可爱的丁字裤!自2011年10月开始第五季的发掘,主要目标为「雷诺瓦瓦谷」(Rano Raraku)的2尊雕像。随着发掘层位越来越深,考古学家发现「摩艾像」不只有身体、肩膀和手,它们的背部还有精细雕纹,以及打着蝴蝶结的丁字裤。除了雕像本身,考古团队也找到其他重要遗留,像是在最深层位出现的金枪鱼脊椎骨。根据当地族群拉帕努伊(Rapa Nui)的口头传说,雕刻家会以热爱的食物,如金枪鱼、龙虾来换取创作时的灵感,因此这项发现替传说作了极佳的佐证。此外,考古学家也从「摩艾像」身体表面的凹痕,了解先民是如何将巨大石雕给直立起来;他们会先挖出一个深约1公尺的大洞,再藉由杠杆原理撑起石雕。然而这次发掘的地点是在采石场附近,代表雕像刻完后,就是以直立的方式,运送至岛上各处。
【#复活节岛石像 他没有露出的部分是什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