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蓝妮(1912~1996)原名蓝业珍,祖籍云南建水 ,苗族,生于澳门。后蓝家迁居广州,7岁时又赴上海。蓝妮11岁时入南京惠文中学读初中,13岁进南京暨南女中,15岁回上海,升入智仁勇女子中学读高中。蓝妮嘴巴甜,亲和力很强,同学间有矛盾,她只要一参和,大家便又都喜笑颜开了。
2、甚至有同学开玩笑说,蓝业珍就是一把“烂泥”,把大家都糊到了一起。蓝业珍本姓蓝,字音与“烂”同音,于是,一些好事的同学开始叫她“烂泥”,天性豁达的蓝业珍一点也不生气,到后来,她干脆将“烂泥”念成其谐音“蓝妮”,并作为她的名字。
3、而到后来她自己的真名蓝业珍,倒被别人忘掉了。曾为孙科二夫人,育有一女孙穗芬,1948年与孙科分手,次年赴香港。1962年移居美国,1986年回国定居于上海安度晚年。
4、扩展资料:
5、建水古城,当地人熟知的大考棚。在一面白墙上,“学政考棚”四个字非常醒目,墙的另一面,刻有大大的一个红色的“榜”字。旁边是自明代以来至清末获取功名人士的名单集录。在密密麻麻的名单中,一个蓝和光的名字,清光绪11年(1885年),他高中举人。
6、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清政府在甲午战争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7、建水这片偏僻的土地也不沉默。蓝和光和建水五位举人联名签字,参加了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建水县史志办的工作人员说:“这段历史,在当年的建水小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8、而对于蓝妮,史志办原主任张绍源说,他是在几年前偶然看到了作家李永铭所著的《民国四大名门奇女》一书之后,才开始查阅资料,“因为时间久远,找不到更详尽的资料,但她是建水人无疑”。蓝妮在建水县尚未最后出版的县志中被列入“建水名人”一栏。
9、“公车上书”后,蓝和光离开家乡,历任安徽潜山、颖上等知县。《建水县志》记述他“事亲孝,慷慨多义举”,但对蓝和光在建水县的具体居住地及族别并无记载。蓝家的后人是否有人尚在建水?建水故居又在哪里?至今无人知晓。
10、蓝妮自己的解释是:建水是祖父中举的地方,根据祖父生前所说“祖上五代为官”,蓝妮认定建水就是故乡。滇南部分苗族曾把明朝南征云南的将军蓝玉当做自己的先祖。
11、《建水县志》载,蓝妮的父亲蓝世勋早年曾参加同盟会,是个革命党人。追随黄兴等从事反清活动,和北洋军阀孙传芳换过帖,显赫一时。蓝妮的叔叔蓝建勋则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曾担任龙云的副官。
12、但蓝和光面对官场的腐败,一度弃官经商。1900年,蓝家迁到了澳门,蓝和光创办实业。1912年7月2日,蓝世勋的夫人为蓝家添了一位千金,取名巽宜。等到上学时,小巽宜有了学名蓝业珍。由于聪明可爱,大家都叫她苗王公主。
13、《民国四大名门奇女》中这样描述蓝妮这一称呼的由来:蓝巽宜嘴巴甜,亲和力强。同学间有矛盾,她只要一掺和,大家就都喜笑颜开了。有同学开玩笑说,业珍就是一把烂泥,把大家都糊到了一起。于是,好事的同学开始叫她“烂泥”。
14、她一点也不生气,后来干脆将“烂泥”念成其谐音“蓝妮”,作为她的名字。她自己的真名倒被人们忘了。
15、参考资料来源:
【#蓝妮#】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