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疱疹

  • 发布时间:2024-09-15 14:01:14 来源:
标签:
导读 【#小儿病毒性疱疹#】1小儿病毒性疱疹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临床上用于缓解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常用药物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中度...
【#小儿病毒性疱疹#】

1小儿病毒性疱疹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临床上用于缓解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常用药物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中度和重度止痛药物。

2、心理治疗干预:心理治疗在一般疼痛门诊诊疗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对于PHN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更显得十分重要,多数患者在经历过长时间的病痛折磨之后,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倾向。

如果没有进行系统的心理评估和治疗,临床上要想满意控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非常困难的。

3、肾气不足:病毒性疱疹常见于复发性阴部疱疹,疱疹干涸较小,无自觉症状,但经常复发。

这是由于肾气不足,淫毒之邪未尽所致,由于肾气不足故多伴有腰膝酸软,浑身乏力。故以补肾养肝为主

4、湿热下注:病毒性疱疹常见水疱成簇,周边有红晕,或有糜烂,有轻痒,可见小便黄赤,口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这是由于素日喜肥甘厚味,湿热之邪下注肝经所致。

5、毒热蕴结:病毒性疱疹见疱疹大而红,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有低热,排尿困难,舌红绛,脉滑数。

这是由于不洁,外染淫毒,毒热结聚阴部所致。

6、物理疗法:电痉挛疗法可使异常疼痛减轻;对于难治性病例,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也是很有必要的。

2小儿病毒性疱疹有哪些具体表现

1、单纯性疱疹:单纯性疱疹是一种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好侵犯于皮肤粘膜交界处,表现为局限性簇集性小疱,单纯疱疹中医称为“热疮”,好发于皮肤疹:与粘膜交界处,特别以口角、唇缘、鼻孔周围等部多见,特点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簇集的小水疱,多为一簇;疱液先透明后混浊,擦破后糜烂、出滋水、结痂,也可继发感染。病程1-2周左右,愈后还可在原处复发。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令前儿童,尤以一二岁婴幼儿最多。

水疱如芝麻大小,疱液呈珠白色,周围绕以红晕。主要发生在指(趾)的屈面、侧缘及手掌足底;口腔粘膜及舌部小水疱易破溃形成溃疡,自觉疼痛而影响进食,婴幼儿常流涎。

整个病程约一周,很少复发。

2、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则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沿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的密集性小水疱及神经痛,局部淋巴肿大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先有1-5天的局部皮肤刺痛,而后在面部或胸背部腰腹部出现多簇群集性的小水疱,其分布仅限于身体一侧,排列成带状,疼痛往往剧烈。一周后水疱开始干涸结痂,然后脱痂而愈,一般需2-3周时间。老年人可后遗神经痛。愈后可有永久的免疫力,故不再复发。

3小儿病毒性疱疹吃什么好

病毒性疱疹在饮食方面宜清淡,易于消化,避免辛辣刺激、煎炒油炸以及海鲜类食品。如:牛羊猪肉、鱼肉、葱姜蒜、香菜、香蕉等。

平时也要注意保待局部清洁,避免抓挠或磨破局部,防止继发感染,结合临床正规、足疗程治疗就是可以治愈的。

病毒性疱疹在饮食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慎食肥甘油腻之品;肥肉、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

2、慎食酸涩收敛之品;

酸涩收敛之品有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

而上述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

3、忌食辛辣温热食物; 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

4小儿病毒性疱疹传染吗

疱疹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对人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染性,随时威胁着他人的健康,因此患者要积极接受治疗。

病毒性疱疹传染是真的,大家很有必要进一步了解疱疹,做好治疗的前期巩固中欧。

疱疹(herpes)分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是一种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病毒性疱疹好侵犯于皮肤粘膜交界处,表现为局限性簇集性小疱,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则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沿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的密集性小水疱及神经痛,局部淋巴肿大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

这就是病毒性疱疹的介绍。 针对病毒性疱疹传染性,不同类型的疱疹危害也是不一样的。

单纯疱疹在临床上分为原发型和复发型两种,原发型病毒性疱疹表现为疱疹性齿龈口腔炎、疱疹性外阴道炎、接种性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播散性单纯疱疹、新生儿疱疹等,复发型有口唇疱疹(颜面疱疹)、生殖器疱疹、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症、复发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等。

了解到了疱疹的危害,更坚定了治疗的决心。

中医祛风清热解毒,清肝泻火除湿,益气健脾除湿这方面辩证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的回答,希望患者找到合适的疗法,及时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5小儿病毒性疱疹的偏方

1、毒瘀并解方

黄芩10~15g,山栀10~15g,莪术10~15g,元胡6~10g,猪苓15~30g。

将上药(除元胡外)用水浸泡30分钟,先将元胡放入,煎20分钟,再与余药同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黄芩性味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用以为君;山栀为臣,与黄芩共奏清热解毒之效;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元胡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二者为佐药,共奏疏达气血之瘀滞而止痛之功效。

猪苓利水渗湿,驱邪从小便而走,佐助君药清热之功。全方药简力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而达消疹止痛之效。

2、活血散瘀汤

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木香、枳壳、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

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此证多属毒邪偏盛,虽经治疗,毒热未尽或气阴两伤致气滞血瘀。

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木香、枳壳、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佐以紫草、板蓝根清解余毒,全方共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3、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附子3g,肉桂2g,细辛2g,干姜3g,党参18g,当归9g,黄连6g,黄柏15g,黄芩12g,木香12g,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服。

乌梅丸现代多收入驱蛔剂,实为治厥阴病之总方,方剂组成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具有扶正祛邪,调和寒热,止痛除烦等功效。

方中党参、当归、肉桂、干姜、附子、细辛温养气血,理虚止痛;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黄连、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敛浮阳以温下焦,并可制桂、附、姜、辛大热之烈;增以木香行气调中,既增强止痛效果,还能健脾消食,使苦寒不伤胃,补虚而不呆滞;诸药合用,可充分发挥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使寒散热除,升降复常,气血调和,腹痛得解。

【#小儿病毒性疱疹#】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